close
有許多人喜歡唱歌,甚至是靠嗓子吃飯,當動聽的聲音變的沙啞,都十分不是滋味。若急病買成藥護嗓,使用不當與使用過度反而讓喉嚨感到乾燥,甚至失聲,就更不是滋味了。
若常常講話,講到聲音沙啞,此刻可用一點蜂蜜潤喉調補。蜂蜜甘甜柔潤,滋養調和,內含的營養素與糖份,可讓講話更有力氣。若服中藥的話,可用補中益氣湯(黃耆、甘草、人參、當歸、陳皮、升麻、柴胡、白朮)補益脾肺,益氣開音。
但造成聲音沙啞最常見的原因還是因為感冒。《黃帝內經》〈靈樞˙憂恚無言〉中提到:「人卒然無音者,寒氣客於厭,則厭不能發,發不能下,至其開闔不致,故無音。」此為暴瘖;若突然間聲音嘶啞,發熱、怕冷、頭痛、鼻塞流鼻水,此種屬於風寒感冒,此時可用發散風寒的藥物,讓聲音出來,如麻黃、杏仁,若有痰,加上白僵蠶、半夏、生薑、石菖蒲等化痰開音。若是風熱症狀,如喉痛乾癢、痰黏難出,則要疏風清熱,用胖大海、前胡、天花粉等。
還有人長期聲音嘶啞,咽喉乾澀微痛炘熱感,虛煩少寐,去耳鼻喉科檢查發現聲帶較為腫大,此為陰虛火旺的表現。明末清初名醫張璐在其《張氏醫通》一書中指出:「若咽破聲嘶而痛,是火邪遏閉傷肺,昔人所謂金實不鳴,金破亦不鳴也。古法用清咽寧肺湯,今改用生脈散合六味丸作湯。」也就是可用一些滋陰降火藥潤喉開音,如生地黃、麥冬、百合、貝母、桔梗等。
還有人體質素虛,中氣不足,講話有氣無力,動則勞累,可用人參、黃耆等補氣,再加上杜仲、菟絲子等補腎,讓元氣充足,音啞自解。
有些人只要聲音一沙啞,就喜歡口含清涼的喉糖,有時可緩解,有時卻嘶音更重,原因為何呢?因為這些口感清涼的喉片常加入薄荷、冰片等清涼之品,有一定的消炎散邪作用,但對氣虛、元氣不足者完全無效,再加上這些清涼之品吃多了反而生痰,對虛寒者沒啥好處。
若是唱歌講話太多導致的喉啞,最重要的是休息,不但可讓聲帶休息,也讓中氣恢復,休息過後,慢慢地又會恢復清亮的聲音。還有腹部發音可讓聲音更渾圓有利,光用肺部發音常常很快就聲嘶力竭。
作者 鄧正梁
正梁中醫診所院長
外科專科醫師
中醫博士
本文作者【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鄧正梁醫師】
本文由【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】提供
引用:http://hospital.kingnet.com.tw/essay/essay.html?pid=37773
若常常講話,講到聲音沙啞,此刻可用一點蜂蜜潤喉調補。蜂蜜甘甜柔潤,滋養調和,內含的營養素與糖份,可讓講話更有力氣。若服中藥的話,可用補中益氣湯(黃耆、甘草、人參、當歸、陳皮、升麻、柴胡、白朮)補益脾肺,益氣開音。
但造成聲音沙啞最常見的原因還是因為感冒。《黃帝內經》〈靈樞˙憂恚無言〉中提到:「人卒然無音者,寒氣客於厭,則厭不能發,發不能下,至其開闔不致,故無音。」此為暴瘖;若突然間聲音嘶啞,發熱、怕冷、頭痛、鼻塞流鼻水,此種屬於風寒感冒,此時可用發散風寒的藥物,讓聲音出來,如麻黃、杏仁,若有痰,加上白僵蠶、半夏、生薑、石菖蒲等化痰開音。若是風熱症狀,如喉痛乾癢、痰黏難出,則要疏風清熱,用胖大海、前胡、天花粉等。
還有人長期聲音嘶啞,咽喉乾澀微痛炘熱感,虛煩少寐,去耳鼻喉科檢查發現聲帶較為腫大,此為陰虛火旺的表現。明末清初名醫張璐在其《張氏醫通》一書中指出:「若咽破聲嘶而痛,是火邪遏閉傷肺,昔人所謂金實不鳴,金破亦不鳴也。古法用清咽寧肺湯,今改用生脈散合六味丸作湯。」也就是可用一些滋陰降火藥潤喉開音,如生地黃、麥冬、百合、貝母、桔梗等。
還有人體質素虛,中氣不足,講話有氣無力,動則勞累,可用人參、黃耆等補氣,再加上杜仲、菟絲子等補腎,讓元氣充足,音啞自解。
有些人只要聲音一沙啞,就喜歡口含清涼的喉糖,有時可緩解,有時卻嘶音更重,原因為何呢?因為這些口感清涼的喉片常加入薄荷、冰片等清涼之品,有一定的消炎散邪作用,但對氣虛、元氣不足者完全無效,再加上這些清涼之品吃多了反而生痰,對虛寒者沒啥好處。
若是唱歌講話太多導致的喉啞,最重要的是休息,不但可讓聲帶休息,也讓中氣恢復,休息過後,慢慢地又會恢復清亮的聲音。還有腹部發音可讓聲音更渾圓有利,光用肺部發音常常很快就聲嘶力竭。
作者 鄧正梁
正梁中醫診所院長
外科專科醫師
中醫博士
本文作者【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鄧正梁醫師】
本文由【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】提供
引用:http://hospital.kingnet.com.tw/essay/essay.html?pid=37773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