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養生,又稱攝生、保生,即保養生命之意。養生為根據人類生命的發展規律,針對衰老發生的原理,採取適當方法來保養身體,增強體質,預防疾病,延緩衰老,而達到防病延衰的一種健身益壽活動。《黃帝內經》是中醫醫學經典著作,也是一部養生學專書,其中提及的養生,無論是順四時、調精神、節飲食、慎居處或動形體,出發點都是為了增強人體正氣,保全真氣。
中醫日常生活養生原則主要有三:
1.四時養生,順應節氣。
2.清靜養神,形與神俱。
3.暢通經絡,調和氣血,強健形體,動靜結合。
中醫的四時養生之道養生便是根據上述3個原則而來。四時即春夏秋冬,內經提出了「春夏養陽,秋冬養陰」的理論基礎,關鍵在於日常起居作息和飲食調整兩個方面。
春 養肝
《黃帝內經》:「春三月,此謂發陳。」春天為推陳出新、生命萌發的時令,天地自然生氣勃勃,萬事萬物欣欣向榮。中醫認為,春季肝氣旺盛而升發,人的精神煥發,只有適時保持肝的生理機能,才能適應自然界生機勃發的變化。所以春季養生要好好把握「養肝」的重點:
● 慎選飲食:春季肝氣最旺,肝氣過旺易影響脾胃而出現脾胃虛弱病症。若多吃酸味食物,會使肝氣偏亢,所以春季飲食宜選擇辛、甘、溫之品,忌酸澀。飲食應清淡,少吃油膩、生冷及刺激性食物,多吃富含蛋白質、礦物質、維生素的食物,特別是各種黃綠色蔬菜、瘦肉、豆製品、蛋類、胡蘿蔔、大白菜、芹菜、菠菜、韭菜等。肝炎病人的飲食,須向專業醫師或營養師諮詢。
● 調養精神:春季養生重「養肝」,因此要保持樂觀、愉快的情緒,不宜抑鬱或暴怒,也不要過分勞累。
● 起居宜忌:春天乍寒乍暖,要特別注意防風禦寒,適時添加衣物。「寒從腳下起」,每晚睡覺前可用溫熱水洗腳,促進腳部的血液循環。
● 日常保養穴道:可按摩太衝穴、陽陵泉夏 養陽、養心、養神《黃帝內經》:「夏三月,此謂蕃秀,天地氣交,萬物華實。」形容萬物生長繁榮的狀態,呈現一派欣欣向榮的自然景象。
《黃帝內經》並提出「夜臥早起,無厭於日,使志無怒,使華英成秀,使氣得泄,若所愛在外,此夏氣之應,養長之道也。」 乃謂養生應順應夏天陽氣旺盛的特點,振作精神,勿生厭倦,莫因事繁而生急躁、惱怒之情致傷正氣,使心神無鬱結,氣機宣洩,心境和平愉悅。所以夏季貴在「養陽」、「養心」、「養神」,重點如下:
● 慎選飲食:夏季飲食比其他季節更為重要。因為夏季食物易腐爛,若飲食不潔會導致腹痛、吐瀉。此時飲食宜清淡,少食肥甘厚味,可多食豆類食品,如綠豆、赤小豆、扁豆、豆製品、薏苡仁等,以健脾解暑利濕。另外,不宜在夏季吃太過寒涼的食物、飲料,以免傷了脾胃而影響腸胃功能。
● 調養精神:夏季天氣炎熱,中醫認為,夏天屬火,與心相應,天熱容易使人情緒波動,心神煩躁,此時應重養神,自我調節情緒,保持樂觀,不要發火、氣鬱,以免氣血逆亂而生病。
● 起居宜忌:夏天炎熱,但切勿貪涼受風,若當風臥寢或睡在地上,早上起床常有肢體痠軟無力、頭昏腦脹、精神不振等現象,甚至受涼感冒、手腳麻木痙攣,或誘發關節炎、腹痛、口眼歪斜等,所以有「夏不露宿,坐不當風」之說。現在廣泛使用空調,應注意空調溫度不宜太低。另外,要進行適當的運動,如:散步、慢跑、游泳等,但夏天氣候炎熱,宜避免長時間在陽光下運動。
● 日常保養穴道:可按摩神門、內關、足三里等穴,約2-3分鐘。力道宜均勻,不宜過重。
秋 養肺
《黃帝內經》:「秋三月,此謂容平。」指的是萬物在秋季成熟,自然景象平定收斂。秋季養生的重點在於「秋收」,因秋天陽氣漸收,陰氣漸長,人體的陽氣隨之內收,故秋季養生必須注意保養人體的陽氣。
《黃帝內經》認為,肺與秋氣相應相通。秋季天氣寒熱多變,寒涼之氣及秋燥之氣容易傷肺而發生感冒、咳嗽等證,所以秋季養生重在「養肺」:
● 慎選飲食:因秋季乾燥,極易損傷肺陰而產生口咽乾燥、皮膚乾燥、便祕等情形,所以秋季養肺重在養肺陰,收斂肺氣。此時可多食酸味食物,如:山楂、櫻桃、葡萄、酸梅等,避免過食蔥、蒜、薑、辣椒等辛味之品,燒烤炸辣類食物易上火,也不宜多食。銀耳、豆腐、百合、蜂蜜、梗米、糯米、豆芽、杏仁、芝麻、有潤肺作用,可多吃。秋季的飲食應以溫食為主,少吃寒涼的食物,因為溫食對於肺和胃都有養護的作用,涼食易傷及肺、胃。
● 調養精神:秋季草木凋零,大自然開始顯露肅殺淒涼之象,易使人感受悲涼氣息,而肺在中醫主憂,悲憂易傷肺,所以此時應調諧情志,培養樂觀情緒。
● 起居宜忌:秋天氣溫變化大,須注意衣物加減,避免著涼。應適當運動,增進心肺功能。
● 日常保養穴道:可按摩尺澤穴、列缺穴,約2-3分鐘。力道宜均勻,不宜過重。冬 養藏、固精、益腎《黃帝內經》:「冬三月,此謂閉藏。」冬季,草木凋零,昆蟲蟄伏,是自然界萬物閉藏的季節。「腎者主蟄,封藏之本,精之處也,通於冬氣。」因此,冬令之養生貴在「養藏」、「固精」、「益腎」:
● 慎選飲食:冬季養生飲食重在補腎,可多食苦味及辛味食物。冬季可多吃的食物有:穀類、雞肉、蔥、椒、薑、鱉、龜、木耳、桂圓、紅棗、核桃肉、羊肉、牛肉等。可稍飲醇酒,以助腎氣,活血通脈。
● 調養精神:冬季是閉藏的季節,在精神情志方面要順應冬季「藏」的特性,保持安寧平靜,控制精神情志的活動,對各種事物不要有過多奢求,不受外界各種因素的干擾,才能保持精神內守。
● 起居宜忌:冬天要保持腎氣旺盛,關鍵重點是要防止嚴寒的侵襲,所以要「養腎防寒」,宜早臥晚起,最好在太陽出來後才起床,衣著以溫暖舒適為佳,室內保持一定的溫度與濕度,並要注意腳的保暖。房事應節制,保持體內精氣充足,精氣血有餘,則腎精鞏固。冬季運動有益健康,既能舒張筋骨、暢通血脈,又能增熱禦寒。但運動應適度,不宜太劇烈以致汗出淋漓,因流汗多易致人體陽氣發散,甚至易使寒氣入侵而生病。
● 日常保養穴道:可按摩腎俞穴、湧泉穴,約2-3分鐘。力道宜均勻,不宜過重。
本文作者【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中醫傷科 醫師 王亭云】
引用:http://hospital.kingnet.com.tw/essay/essay.html?pid=36682
中醫日常生活養生原則主要有三:
1.四時養生,順應節氣。
2.清靜養神,形與神俱。
3.暢通經絡,調和氣血,強健形體,動靜結合。
中醫的四時養生之道養生便是根據上述3個原則而來。四時即春夏秋冬,內經提出了「春夏養陽,秋冬養陰」的理論基礎,關鍵在於日常起居作息和飲食調整兩個方面。
春 養肝
《黃帝內經》:「春三月,此謂發陳。」春天為推陳出新、生命萌發的時令,天地自然生氣勃勃,萬事萬物欣欣向榮。中醫認為,春季肝氣旺盛而升發,人的精神煥發,只有適時保持肝的生理機能,才能適應自然界生機勃發的變化。所以春季養生要好好把握「養肝」的重點:
● 慎選飲食:春季肝氣最旺,肝氣過旺易影響脾胃而出現脾胃虛弱病症。若多吃酸味食物,會使肝氣偏亢,所以春季飲食宜選擇辛、甘、溫之品,忌酸澀。飲食應清淡,少吃油膩、生冷及刺激性食物,多吃富含蛋白質、礦物質、維生素的食物,特別是各種黃綠色蔬菜、瘦肉、豆製品、蛋類、胡蘿蔔、大白菜、芹菜、菠菜、韭菜等。肝炎病人的飲食,須向專業醫師或營養師諮詢。
● 調養精神:春季養生重「養肝」,因此要保持樂觀、愉快的情緒,不宜抑鬱或暴怒,也不要過分勞累。
● 起居宜忌:春天乍寒乍暖,要特別注意防風禦寒,適時添加衣物。「寒從腳下起」,每晚睡覺前可用溫熱水洗腳,促進腳部的血液循環。
● 日常保養穴道:可按摩太衝穴、陽陵泉夏 養陽、養心、養神《黃帝內經》:「夏三月,此謂蕃秀,天地氣交,萬物華實。」形容萬物生長繁榮的狀態,呈現一派欣欣向榮的自然景象。
《黃帝內經》並提出「夜臥早起,無厭於日,使志無怒,使華英成秀,使氣得泄,若所愛在外,此夏氣之應,養長之道也。」 乃謂養生應順應夏天陽氣旺盛的特點,振作精神,勿生厭倦,莫因事繁而生急躁、惱怒之情致傷正氣,使心神無鬱結,氣機宣洩,心境和平愉悅。所以夏季貴在「養陽」、「養心」、「養神」,重點如下:
● 慎選飲食:夏季飲食比其他季節更為重要。因為夏季食物易腐爛,若飲食不潔會導致腹痛、吐瀉。此時飲食宜清淡,少食肥甘厚味,可多食豆類食品,如綠豆、赤小豆、扁豆、豆製品、薏苡仁等,以健脾解暑利濕。另外,不宜在夏季吃太過寒涼的食物、飲料,以免傷了脾胃而影響腸胃功能。
● 調養精神:夏季天氣炎熱,中醫認為,夏天屬火,與心相應,天熱容易使人情緒波動,心神煩躁,此時應重養神,自我調節情緒,保持樂觀,不要發火、氣鬱,以免氣血逆亂而生病。
● 起居宜忌:夏天炎熱,但切勿貪涼受風,若當風臥寢或睡在地上,早上起床常有肢體痠軟無力、頭昏腦脹、精神不振等現象,甚至受涼感冒、手腳麻木痙攣,或誘發關節炎、腹痛、口眼歪斜等,所以有「夏不露宿,坐不當風」之說。現在廣泛使用空調,應注意空調溫度不宜太低。另外,要進行適當的運動,如:散步、慢跑、游泳等,但夏天氣候炎熱,宜避免長時間在陽光下運動。
● 日常保養穴道:可按摩神門、內關、足三里等穴,約2-3分鐘。力道宜均勻,不宜過重。
秋 養肺
《黃帝內經》:「秋三月,此謂容平。」指的是萬物在秋季成熟,自然景象平定收斂。秋季養生的重點在於「秋收」,因秋天陽氣漸收,陰氣漸長,人體的陽氣隨之內收,故秋季養生必須注意保養人體的陽氣。
《黃帝內經》認為,肺與秋氣相應相通。秋季天氣寒熱多變,寒涼之氣及秋燥之氣容易傷肺而發生感冒、咳嗽等證,所以秋季養生重在「養肺」:
● 慎選飲食:因秋季乾燥,極易損傷肺陰而產生口咽乾燥、皮膚乾燥、便祕等情形,所以秋季養肺重在養肺陰,收斂肺氣。此時可多食酸味食物,如:山楂、櫻桃、葡萄、酸梅等,避免過食蔥、蒜、薑、辣椒等辛味之品,燒烤炸辣類食物易上火,也不宜多食。銀耳、豆腐、百合、蜂蜜、梗米、糯米、豆芽、杏仁、芝麻、有潤肺作用,可多吃。秋季的飲食應以溫食為主,少吃寒涼的食物,因為溫食對於肺和胃都有養護的作用,涼食易傷及肺、胃。
● 調養精神:秋季草木凋零,大自然開始顯露肅殺淒涼之象,易使人感受悲涼氣息,而肺在中醫主憂,悲憂易傷肺,所以此時應調諧情志,培養樂觀情緒。
● 起居宜忌:秋天氣溫變化大,須注意衣物加減,避免著涼。應適當運動,增進心肺功能。
● 日常保養穴道:可按摩尺澤穴、列缺穴,約2-3分鐘。力道宜均勻,不宜過重。冬 養藏、固精、益腎《黃帝內經》:「冬三月,此謂閉藏。」冬季,草木凋零,昆蟲蟄伏,是自然界萬物閉藏的季節。「腎者主蟄,封藏之本,精之處也,通於冬氣。」因此,冬令之養生貴在「養藏」、「固精」、「益腎」:
● 慎選飲食:冬季養生飲食重在補腎,可多食苦味及辛味食物。冬季可多吃的食物有:穀類、雞肉、蔥、椒、薑、鱉、龜、木耳、桂圓、紅棗、核桃肉、羊肉、牛肉等。可稍飲醇酒,以助腎氣,活血通脈。
● 調養精神:冬季是閉藏的季節,在精神情志方面要順應冬季「藏」的特性,保持安寧平靜,控制精神情志的活動,對各種事物不要有過多奢求,不受外界各種因素的干擾,才能保持精神內守。
● 起居宜忌:冬天要保持腎氣旺盛,關鍵重點是要防止嚴寒的侵襲,所以要「養腎防寒」,宜早臥晚起,最好在太陽出來後才起床,衣著以溫暖舒適為佳,室內保持一定的溫度與濕度,並要注意腳的保暖。房事應節制,保持體內精氣充足,精氣血有餘,則腎精鞏固。冬季運動有益健康,既能舒張筋骨、暢通血脈,又能增熱禦寒。但運動應適度,不宜太劇烈以致汗出淋漓,因流汗多易致人體陽氣發散,甚至易使寒氣入侵而生病。
● 日常保養穴道:可按摩腎俞穴、湧泉穴,約2-3分鐘。力道宜均勻,不宜過重。
本文作者【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中醫傷科 醫師 王亭云】
引用:http://hospital.kingnet.com.tw/essay/essay.html?pid=36682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