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由於飲食的西化及社會結構的變遷,國人的疾病分佈由原來以感
染為主的急性病轉移到癌症、心臟病、腦血管病變等慢性病為主,而這
類疾病也逐漸邁向十大死因之前幾位。

觀歐美國家的疾病結構,心臟疾病早在多年前就已拔得頭籌,其中又以
冠狀動脈心臟病為最;然而近幾年來,在其政府的重視及衛生人員的大
力宣導之下,向來號稱頭號殺手困擾美國近一世紀的心血管疾病,在一
九八五至一九九五十年間的死亡率減少了28%,罹病率也降低10%
,反觀十年來國人的罹病率,卻由原有的2‧4%攀升至4‧1%。依
目前我國社會型態及國人生活習慣西化的趨勢看來,未來應難脫與歐美
同樣的疾病結構。

心臟病患在平日與常人無異,但在急性發作的幾分鐘內,可能就面臨了
生與死,其感受若非身歷其境,很難體會。唯一的防治之道,在於早期
發現,並早期治療。通常在心臟病發前都有一些蛛絲馬跡的自覺症狀,
切勿輕忽,尤其年過四十,在平日生活上可以簡單的自我診斷自己的心
臟是否有問題,如出現不尋常的胸痛,安靜時不正常的心悸,運動時胸
口及喉嚨的壓迫感,脈搏不正常,呼吸困難,頭暈目眩,失神,發冷汗
,臉色蒼白,及運動過後十分鐘脈搏仍居高不下等,若能敏感的用心注
意,不要認為只是小毛病而輕忽它。

早期發現,早期治療,就可避免悲劇的發生。當狹心症發作時,若無法
緊急使用舌下錠,應先作深呼吸,接著躺下,讓身心放鬆,用冷毛巾放
在心臟的部位或用最適合自己的方法減輕痛苦,並以最快的方式送醫,
如果沒有嚴重胃病或過敏史,可嚼食一份阿斯匹靈,即刻使用可以減少
四分之一的死亡率。為了搶下第一救人時間,即使不知道如何施行急救
措施,也千萬要了解心臟病發的早期危險徵兆,以便即時送醫。要知道
迅速應變,才是保命的關鍵。

心臟病儼然已經成為現今社會的可怕夢魘,然而心臟病是在中年以前就
可確定而得知的疾病,也就是說,常保一顆敏銳的心,切勿輕忽日常的
一些警訊,心臟病是可以預先防範的。

本文作者:
臺北市立和平醫院心臟內科陳鴻毅醫師

本文由【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編輯部】提供

引用:http://hospital.kingnet.com.tw/essay/essay.html?pid=2141&category=醫藥疾病&type=重大疾病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un  的頭像
    Lun

    a996118的部落格

    L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