銀膠菊對生態的危害
入侵外來種是全世界廣泛討論的議題,影響生物多樣性。各國政府每年編列龐大經費預防或控制外來種入侵生物,以減輕所造成的農業、健康、生態各方面的損失。例如銀膠菊在印度侵占近30公頃土地,其產生的花粉能抑制作物的授粉,導致減產40%作物收成。台灣在1988年將銀膠菊紀錄為新歸化植物,由於氣候環境很適合它的生長,加上銀膠菊具備很強的侵略性及快速擴散的能力,根據特有生物保育中心的調查,20年來銀膠菊已從中南部沿海往北部蔓延,道路旁、安全島、荒廢地、田埂間、鄉間居家旁的空地等,到處可看到它的蹤影。銀膠菊強硬的佔據生育地,已經嚴重壓縮本土物種的生存空間。
銀膠菊對健康的危害
根據文獻報導,銀膠菊外表的細毛含有銀膠素(parthenin),植株含半帖類衍生物及酚類化合物,在印度和澳洲都曾發生放牧的牛羊誤食銀膠菊中毒的記錄。
銀膠菊對人體的影響包括:採摘植株可能導致接觸性皮膚炎;熬煮成青草茶長期飲用會引發肝、肺慢性中毒;大量吸入銀膠菊花粉可能導致過敏性支氣管炎或花粉症。
對抗入侵外來種生物人人有責
根據農委會98年調查結果,全國估計至少有2500公頃之銀膠菊,主管單位已規劃監測和各種防治工作。對於一般民眾應加強宣導,使全民認識銀膠菊的外觀、特性和危害,主動拔除周遭環境之植株,但拔除前應先準備好口罩和手套,避免和銀膠菊直接接觸。
銀膠菊小檔案
中名-銀膠菊
學 名-PartheniumhysterophorusL.
科 別-菊科(Compositae)
屬 別-銀膠菊屬(Parthenium)
花 期-4月~10月
果 期-5月~11月
原產地-美國南部、墨西哥、宏都拉斯、西印度群島以及南美洲1988年証實歸化台灣,目前廣泛侵入台灣,分佈於海拔800公尺以下的開闊地、荒廢地、山坡、海濱。
本文作者【台中榮總醫學研究部 博士 李美芳】
引用:http://hospital.kingnet.com.tw/essay/essay.html?pid=27144&category